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11月1日,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从上海出发,与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二号”再次踏上“双龙探索”征程。两艘船都穿过赤道进入南半球。七年前,央视记者亲自参加了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。今年,一名记者也随船进行了采访。同样是一艘船,同样是冰封的海洋,但我国的极地探索在过去七年里发生了重大变化。雪龙号出发后首次作业:推飞机 02:27 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家基地航站楼出发后不久,雪龙号的首次作业就开始了。所谓“推机”,就是手动将停在后平台的Ka-32直升机推入机库。由于机库空间有限,手动推飞机比较安全。 打开百度应用,享受高清在照片上。科考队组织了许多年轻力壮的队员来推飞机。对于大部分队员来说,这是他们第一次坐船,也是第一次“推飞机”。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,准备迎接挑战。 机组人员多次警告他们“推飞机”时要小心。 “推飞机”听起来很有趣,但是当你尝试之后你就会发现,仅仅依靠蛮力是行不通的。直升机两侧各有十几名队员,前组人员负责拖曳。当每个人都试图将直升机推向机库门时,另一名机组人员注意到他迷失了方向,不得不迅速停下来。 机组人员命令所有人移走直升机并重新调整方向。同时,安装在机库门口的四个平台根据直升机的行进方向进行了重新调整。然后大家再次准备将直升机推过机库门槛d.机库门槛很高,直升机被推下山坡时,机组人员都很紧张。 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队员陈祥根:当大家喊“一、二、三”同时用力时,下降时,如果飞机受力方向弯曲,侧面垂直安定面很容易撞到舱门或机库门。经过多次调整,大家齐心协力,终于将直升机对接到位。这架Ka-32直升机在南极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运送人员和物资。我希望这次我们能够继续有所作为。台风过后,“雪龙”为队员们提供额外餐食,帮助他们康复。基本上,去南极的旅途中,除了检查设备和物资外,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要做。探险队将安排队员轮流在餐厅和厨房帮忙做饭。的r记者接受了帮厨子的工作,去看看“雪龙”是怎么吃饭的。 01:33 记者一早到达帐篷时,发现自助餐的面包和粥上桌的速度比之前更快。此前受台风“海鸥”影响的菲律宾东部海域,风大浪高。刚上船的成员很多都晕船了,有的已经好几天吃不下饭了。随着天气好转,大家逐渐康复,船上也开始准备额外的餐食。 在厨房里,记者和几位其他单位的队员帮忙挑选蔬菜、清洗厨具。六七个厨师也忙着煎鱼、切肉、拌凉菜。厨房的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菜单,有盐烤鸡、冬瓜排骨、蒜苗炒肉、麻辣酱等。向上。丰盛的中餐,也为刚刚晕船的会员们提供了恢复体力的机会。 然而,我们唯一经历的只是北半球台风的残余。一旦到达南半球,你将不得不多次穿越西风带。对于客队来说,这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。 (央视记者 翟娟 孔维娜 王祥涛 陈曦)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请注意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可能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。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